今天我们用到的防刺服分别是:警用软质、警用硬质,外卖软片(背心和夹克)。
个人觉得,
便衣穿着的防刺服应该注意四个方面:
防护强度、防护面积、舒适度、隐蔽性。
防护强度毋庸置疑,能抵挡住啥样的攻击,首先别被扎漏了,其次减少非贯穿伤的伤害程度。
防护面积就是尽可能多的护住身体的面积,为什么说尽可能多的护住,因为有些地方由于工艺问题做不到,还有些地方如果护住会影响行动灵活性。
舒适度是指民警穿着防刺服是否影响行动,是否能较长时间穿戴而不至于太疲劳,免得引起民警反感不愿意穿戴。
隐蔽性是指便衣民警穿着防刺服接近抓捕目标时,不会在十米八米之外就被嫌疑人看出问题而逃跑或者做好拒捕袭警准备。
据此,我们对上述四件防刺服做了测试。
第一天,我穿的是外卖软体背心+夹克(大约4.8公斤)上早市去吃了个早餐,来回大概一小时,感觉还行,略有疲劳感,但不影响我正常活动,我估计跟我总也不运动有关。
接朋友吃饭,对方也没看出问题,就是在饭店,他拿了一下夹克,发现很沉,以为我背枪出来的。
第二天,我单独穿着外卖软体背心(三层紧密型,大概2.6公斤,厚度不到1厘米),外套抓绒T恤和薄款羽绒服,从早上六点半到下午四点多点,行走坐卧,出去吃饭、溜达,包括见同事,找同学,无人发现异常,将近10个小时,行程13900步,感觉还行,三点多感觉到有点疲劳,在密闭空间有点热。
中午吃饭,脱了羽绒服去吧台两次,服务员没有异常反应。
第三天,我早上穿警用硬质(大概2.2公斤,厚度大约1厘米)去早市,来回一小时,外套衣服与第二天相同,无人注意,但是勒紧了深呼吸不是很舒服,估计跟它里边是薄钢板有关。
大约八点多,我穿上警用软质(大概1.6公斤,厚度大约2厘米),十点多去找同学吃饭,他没发现有问题,在饭店时脱了羽绒服去洗手间,一个服务员瞅了我一眼,我估计跟背部有点鼓有关。
但是咱们抓人基本也不会让他看到咱们后背,到家两点多,历时6个小时,略有疲劳感,不影响活动,但是有点胶的味道,估计是新品,放放就好了。
综上,我觉得在舒适度和隐蔽性方面,外卖软体最好,其次是警用软质,最后是警用硬质。
然后看的是防护面积:
硬质跟软质一样,我就没拍。
由图可见,警用防刺服在肩部几乎无防护,而且肚脐以下无防护。
我通过朋友问了这两款警用防刺服的生产厂家,对方表示,可以在腰部加长,但是肩部比较难做,没有个三四百套,他们不好修改,成本太高。
朋友分析之所以一开始就没做肩部,可能是他们认为肩部正上方被刺可能性不大,因为对方要扎那动作比较大,容易被手臂挡住。
至于外卖厂家的两肋交接位置,我跟厂家提出四个修改意见:1、可以在腹带上两肋部位,加几排三层的防护圆片。2、也可以把腹带由松紧带改成硬质腹带并且变宽或者变成上下两条。3、还可以把两肋交界处单独加上魔术贴,4、最好是三者兼而有之。免得出现防护空隙,这个请各位各抒己见。
综上,外卖软体的面积大于警用配发。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防护强度。
我自己做了个实验,包括外卖家的防割手套
实践证明,用菜刀、砍刀、匕首、剪刀、尖刀和锥子,都无法刺穿这三件防刺服(不排除有大力士或者更锐利的刀具刺穿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面对大多数刀具的大多数攻击,这三种防刺产品都能保住警察的命。但是砍刀面对警用防刺服的肩部,那就是咔嚓一下,详见视频最后。我们后来用了能找到的最粗暴的机械力(别想多了,不是枪)试了一下,发现:
1、外卖软体和警用硬质正面都被机械力刺穿,
2、警用软质正面防护强度最佳,能够防住某种机械力在七米外的的攻击,但是对后边的纸壳的撞击力依然很大。
换算到身上,我估计也能造个内出血、骨折啥的,毕竟人没法跟机械相提并论。因此,在工作中,如果看到对方拿着某种机械出现,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不能先敌开火,那就思想有多远,你就跑多远!!!
综上所述,我首先排除了警用硬质,板身子,不舒服,防护力还不行。
警用软质防护力最强,要是能把腰部延长,肩部加防护,那就是首选,因为便宜啊。外卖软体如果能跟警用软质相结合,比如一层或者两层圆片后边加上软质内芯,那我估计就无敌了。既能减轻重量,又能减轻厚度,而且后边一块整体软质能够较好地减少非贯穿性力量对身体的撞击伤,再加上肩膀和腰部防护相对比较好。但是截至目前产品,我个人倾向于,至少弄件软体夹克扔到车厢里,有事直接套上。哪怕你跟人刮了车,也套上夹克拉上拉链,再去跟他聊天,谁知道他身上有没有刀,万一捅一下,多冤啊。两层多少能防住一些刀刺、刀砍,总比光膀子强啊。然后弄个警用软质或者外卖软体放后备箱,有任务时穿上,再把夹克一套,相当于五层圆片,基本上没啥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