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粉尘、腐蚀性化学品或生物因素,如防护不当或储罐、管道出现跑冒滴漏,这些物质直接作用于人体,容易造成中毒、腐蚀、化学灼伤等危害。因此存在上述物质的场所应设置必须的紧急洗眼和淋浴设备。
危险源辨识
洗眼器、淋洗器主要材质有不锈钢、铜、工程塑料,应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所进行选用。进口的产品一般为ABS工程塑料制造而成;大部分洗眼器、淋洗器生产商基本上都使用304不锈钢,该材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又能抵挡一般的化学物质腐蚀。但是对于强酸如盐酸、硫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氯化物、氟化物等强腐蚀环境下,不锈钢材质的洗眼淋浴器难以抵御,这就需要选用黄铜材料进行ABS浸塑的洗眼器或者具有高性能抗腐蚀的不锈钢洗眼器。
我国冬季气温较低的区域,应考虑冬季出水温度很低甚至结冰等情况,采用手动排空或者脚动排空及较先进的自动排空型洗眼器,以防止洗眼器出水管路结冰;也可采用电加热或电伴热型设备,使出水温度达到相宜温度的要求;洗眼器管路还应做保温处理。
设置位置
我国HG20571-2014《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5.1.6条规定了其服务半径小于15m。新标准中规定洗眼器和冲淋设备应该安装在危险源头的四周,在10s内能够快步到达洗眼器和冲淋设备的区域范围,洗眼器和淋浴器应安装在和危险源同一水平面上,应避免上下楼梯或者斜坡、拐弯,能够直线到达,避免越层救护。应避免现场的门阻碍使用者到达洗眼站的情况。
洗眼器、淋洗器应设置在安全地带,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危险化学品喷溅或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最可能会遭受污染的位置不应设置洗眼器和淋浴器,设置地点还应考虑生产工艺流程、生产作业环境、空间结构、设备装置等因素,在可能被污染区域四周设置适当的紧急洗眼淋洗设备。在强酸、强碱,或者具有强烈腐蚀性、轻易被皮肤吸收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其他泄漏后果非常严峻的的作业场所,洗眼器和冲淋设备应尽可能设置在毗邻位置。应考虑设置位置的光线情况,避免光照不足而影响辨识,甚至产生潜在的危险。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洗眼器和冲淋设备设置在出口四周,能够保证事故状态下及时撤离。
另外,特别化学品如氯磺酸的存在场所的洗眼器应设置相对安全位置。因为氯磺酸遇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浓烟,无法继续进行救治,需要转移到安全地带再救治。
实验室经常把紧急安全淋浴设备安装在走廊或实验室外的走道内。虽然符合规定的标准,但无法使人员立刻到达应急设备。因此在实验室的水池旁安装复合洗眼器和手持式冲洗软管。
为使出水温度达到要求,将供水分为冷水和热水系统,再安装一个混水阀,使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正常的需要。采用电伴热系统能够对管路系统最初的出水进行伴热和防冻。
我国目前的要求采用自来水等清洁水源即可,一般直接连接到供水管网,能够满足应急使用时大量水源的需求。应使洗眼器、淋洗器的供水管路与其他管路分开,以免受到污染。
冲洗液并不仅限于洁净水,应根据化学物的特性,选择相相宜的冲洗液。常用冲洗液有洁净水、生理盐水、中和液,如5%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酸类)、3%硼酸溶液(适用于碱类)等。根据化学物质的酸碱性可采用中和液、洁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以上。
遇湿易燃的物质如金属钾(钠)、石灰石、电石、氢化钾等,不能用少量水冲洗,应用大量水冲洗。对于那些除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外,还可吸收引起全身性中毒和脏器损伤的化学物质,还应采取特别的治疗方法,例如:氢氟酸灼伤仅冲洗并不能阻断氟离子向深层组织渗透,负离子能使神经去极化,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只有在损伤区域皮下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酸钙,才能中和氟离子,缓解疼痛。
淋洗设备水压不低于0.2MPa,为防止忽然打开洗眼器时短暂的高水压冲伤眼睛,水压一般不应超过0.7MPa。
单独的紧急冲淋器水流速度应为75.7L/min,单独的紧急洗眼器水流速度应为1.5L/min,复合式洗眼洗脸器水流速度应为11.4L/min,冲洗软管11.4L/min,系统均需连续供水15min以上。在管路上安装流量调节器进行调节,能使出水均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