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控新冠肺炎,很多人宅在家里,不敢乱跑,也尽力避免去医院。但如果必须去医院呢?那防护措施就得做到位!
这不有人将自己武装成“长颈鹿”,视频曝光后瞬间刷屏……
2月14日8:30左右,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新院门诊部,来了一只高达2米、憨态可掬的“长颈鹿”,十分引人注意。
“长颈鹿”完成了就医之旅,所到之处,无论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举起手机。随后,“长颈鹿”又来到医院住院部,将当日出院的舅舅接回家。“长颈鹿”褪下“鹿皮”,人们才发现是一位女士。
38岁的“长颈鹿”何女士是泸州纳溪区人,她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她一直没有买到口罩。后来好不容易在乡下老家买到了生产于2015年的库存口罩,可是已经过期了。“平时出门戴戴还可以,去医院和人多的地方,就相当于没戴。”
由于父母身体都不太好,抵抗力差,何女士只能代替父亲来到医院,然后让专家视频诊断父亲的病,通过这样的办法减少风险。
但没合格的口罩,怎么去呢?何女士急中生智,在网上买了两套充气衣服,一套长颈鹿的,一套外星人的,专门为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准备。
因为穿着“长颈鹿”出门无法开车、坐车,何女士只好随车带上,到了医院再罩在外面,实现人体和外界隔离。“充气服自身带有鼓风机,一直在充气,所以里面不会感觉憋气,也不会热。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敖素华表示,充气玩偶服虽然看起来可以与外界隔绝,但衣服上有空隙,还是有可能让人接触到病毒,起不到绝对的防护作用。此外,穿充气玩偶服回家,如果不是每天消毒,还会把附着在玩偶服上的细菌、病毒带回家。
医用级别的防护服是特殊材料制成,是需要和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所采用的防护方式。
■ 出门前先测量体温,评估自身状况,准备必备的防护物品,如口罩、消毒纸巾等;
■ 随时保持手卫生,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 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不要用手揉眼睛、触碰面部;
■ 回到家后立即更换衣服,用流动水认真洗手;衣物尽快清洗,并开窗通风,把外套、鞋子、包等放置在房间的固定角落,及时清洗。
在防疫期间,医生建议大家尽量少去或不去医院。平时在家多喝水,适当锻炼,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