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和“防化服”有什么区别?分别有哪些等级划分?
医用防护服包括医疗环境下专门穿戴的各类服装,因此分类方法很多,医用防护服的性能主要包括防护性、舒适性、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
防护服是指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防化服只是众多防护服中的一种,是在有危险性化学物品和腐蚀性物质的火场和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分为消防战斗服,消防避火服,消防隔热服,消防员重型防护服。
医用防护服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医用防护服包括医疗环境下专门穿戴的各类服装,因此分类方法很多。
1. 按照用途分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
①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白大衣,又称白大褂。
③隔离衣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④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
按照使用寿命医用防护服可以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重复使用性防护服。
一次性防护服使用后即废弃无需消毒、洗涤,使用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但一次性材料降解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通常对防护性要求高的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多采用这种类型。重复使用型使用后需要经过洗涤、高温消毒等措施,通常材料的舒适性更好,但防护性能通常较差,洗涤、消毒过程也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及水资源成本,通常对防护性要求小的日常工作服(白大褂)多采用这种类型。
按照材料的加工工艺不同,医用防护服又分为机织类和非织造布类防护服。
机织类材料主要用于加工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包括传统机织物、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和层压织物。传统机织物主要是采用棉纤维或涤纶等合成纤维与棉的混纺纱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主要用于日常工作服(白大褂)。高密织物是利用高支棉纱或其他超细合成纤维长丝织成,纱线间隙非常小,由于纤维的毛细作用而具有透湿性,再经过碳氟化合物、有机硅等防水剂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液体渗透性能,主要用于需要较好防水效果的手术衣材料。
非织造布类防护服材料基本都是一次性的,使用较多的有纺粘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SMS(纺粘-熔喷-纺粘)复合非织造布、闪蒸法非织造布和纺粘布复膜产品等。通常非织造布类防护服比机制类材料具有更好的防护性。
医用防护服的性能主要包括防护性、舒适性、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
特殊的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有危险性的医用化学物品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除了要求服装材料抗化学腐蚀外,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缝型结构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
用于核放射环境(小剂量、大范围的电离辐射,主要以α、β射线为主),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人体的侵害。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防化服
防化服,1990年,美国消防协会(NFPA)和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提出和发展了附加的标准,而且被OSHA认可。FPA1991 标准对气密防化服提出了性能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防化学和防火焰测试,可防21种基本化学品。
全密封防化服是消防员进入化学危险物品或腐蚀性物品火灾或事故现场,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或事故现场,寻找火源或事故点,抢救遇难人员,进行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时穿着的防护服装。
轻型防化服又称半封闭防化服利用特殊研制的纤维制造,即可以防护各种化学物质又能提供阻燃性足以维持甚至改善热防护服的效用。适用于防护危险化学品并且已经通过相应的CE标准和类型4(渗透喷溅)的测式。由于织物的独特性,是防护性、耐用性及舒适性最完美的组合;材料本身具有防护性,而并非通过覆膜,覆膜产品的防护性由于刮擦容易被破坏掉;低脱屑,防静电;可以防护有害物质,保护工人;并且可以保护敏感产品和生产过程,避免遭受来自人体的污染轻型防化服是供消防、抢险队员、工厂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入固体、液体酸碱类化学物品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工作时穿着的一种特种个人防护服装。 轻型防化服不适用于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火灾现场、事故现场或工作场所穿着。
消防防化服采用经阻燃增处理的锦丝绸布,双面涂覆阻燃防化面胶,制成遇火只产生炭化,不产生溶滴,又能保持良好强度的胶布作为主材,经贴合-缝制-贴条工艺制成服装主体和手套,并配以阻燃、防化、耐电压、抗刺穿靴构成成。采用经阻燃增处理的锦丝绸布,双面涂覆阻燃防化面胶,制成遇火只产生炭化,不产生溶滴,又能保持良好强度的胶布作为主材,经贴合-缝制-贴条工艺制成服装主体和手套,并配以阻燃、防化、耐电压、抗刺穿靴构成成。
使用前,检查以确保内置呼吸器正常工作。将保护服完全打开,固定并调整内置呼吸器。先穿底部,再穿袖子,接着穿头部。调整面罩。将内置呼吸器软管连于面罩连接器,并打开阀门。将防护服完全关闭(头部和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