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支持与常识>>涨知识 | 电磁辐射防护服材料有哪些?
新闻分类
3M
3M防毒面具
个人防护
产品使用技巧
产品保养知识
产品应用解决方案
产品的使用场所
代尔塔
呼吸防护
品牌资讯
坠落保护
头部防护
安全带
安全帽
安全绳
手部防护
技术支持与常识
护目镜
未分类
杜邦
气体检测仪
洗眼器
消防服
眼部防护
知识中心
短视频
空气呼吸器
耐高温手套
耳脸防护
职业防护
资料下载
足部防护
身体防护
长管呼吸器
防毒面具
防火、隔热服
雷克兰
霍尼韦尔
电磁辐射防护服材料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制定出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后,电磁辐射屏蔽材料随即出现。80年代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为了防止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的辐射危害,开发了防辐射屏蔽围裙和屏蔽防护服。德国是最早研究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国家,其开发的Snowtex织物用聚酯或聚酰胺纤维与铜、不锈钢、碳或其他金属合金混纺后织造而成。德国Tempex股份有限公司和供应商Ploucquet合作,用银涂覆在织物两面开发出防电磁辐射织物,制成服装后的屏蔽效能不会因拉链和接缝而衰减。美国NSP公司和Euclid服装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了由微细不锈钢纤维制成的织物。瑞士Swiss Shield公司与Sperry公司采用镀银铜丝,外覆聚亚胺酯膜,然后在外层用纺纱技术包覆一层棉或聚酯纤维,开发出防电磁辐射薄型织物,屏蔽效能可达50 dB。日本钟纺公司将镀银尼龙丝与其他短纤维进行混纺,其制品可以阻断96%以上的电磁波。
在我国,深圳康益保健用品有限公司于80年代开始研究生产由铜纤维与涤棉混纺织物制成的电磁辐射屏蔽服。80年代,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究军用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其中低不锈钢纤维含量织物用于战场假目标,高不锈钢纤维含量织物用于电磁屏蔽和电磁辐射防护服。90年代,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镀银锦纶纤维,并研制成功了航天和军工的镀银芳纶织物,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
电磁防护织物的电磁屏蔽基本原理是:采用导体材料,利用电磁波在屏蔽导体表面的反射和在导体内部的吸收及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而使电磁波能量的继续传递受到阻碍,起到屏蔽作用。
用于电磁屏蔽织物的导电性材料主要有金属及本征导电高分子两大类。常用的导电纤维或金属功能层是不锈钢、银、铜、镍、铝等。本征导电高分子(ICP)如PANi、PPy、PTh涂覆的纤维,其结合牢度较差,易在织造中磨损,故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导电高分子涂覆织物。
尽管ICP涂覆织物或纤维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一定的屏蔽效能,在其它类型的电磁兼容或屏蔽产品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无论是纤维还是织物,均存在如下问题:ICP带有颜色,如PANi呈绿色、PTh呈淡蓝色等,会影响其应用;无论是化学聚合还是电化学聚合,均存在设备腐蚀问题;耐洗涤性较差;与金属化织物相比加工成本偏高。因此,在电磁屏蔽织物尤其是服用织物上应用较少,广泛应用的屏蔽织物依然是性价比高的不锈钢纤维织物及表面镀覆铜、镍、银等金属的金属化织物。
·金属丝和服用纱线的混编织物:金属丝和服用纱线的混编织物是最早使用的电磁波屏蔽织物。金属丝主要由铜丝、镍丝和不锈钢丝及它们的合金制造丝,特殊场合还采用银丝或铅丝。
·金属纤维混纺织物:为了进一步改善电磁屏蔽织物的服用性,把金属丝拉成纤维状,再同服用纤维混纺,织成混纺织物。所选用的金属纤维主要是镍纤维和不锈钢纤维,纤维直径可为2~10微米。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纳米金属屏蔽纤维与棉、天丝、莫黛尔或远红外纤维混纺织成,金属屏蔽纤维比蚕丝还细腻柔软。具有穿着舒适、柔软透气、耐洗涤、强力高、使用年限长的特点。权威测试机构检测证实此面料在30MHZ~16GHZ范围内可反射吸收电磁辐射99%以上,适用于制作孕妇装、工作装的面料。
·真空镀金属织物:采用真空镀(物理气相沉积)金属技术制备金属织物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先将金属镀在涤纶薄膜上,再切成丝,镶嵌在织物内;另一种是直接把金属镀覆在织物上,在表面再涂上树脂。
·金属涂层织物:采用已很成熟的涂层技术,把导电导磁性物质渗入涂层浆液内,使改良的织物获得对电磁波的屏蔽能力。所选用的导电导磁性物质主要有银粉、铜粉、铁粉和石墨粉等。
·化学镀金属织物:化学镀是将铜、镍以及其合金等金属镀覆在织物上(其主要基材是涤纶、芳纶聚酰胺、玻璃和碳纤维织物),在表面再涂上树脂,能获得均匀的镀层。
防护知识
河北伸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销售洗眼器、呼吸器,防护服等产品为主,同时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防护用品。
专业领域
洗眼器知识大全
轻型防化服大全
电动送风长管呼吸器知识
静电释放器设备
专业领域
洗眼器知识大全
轻型防化服大全
电动送风长管呼吸器知识
静电释放器设备
专业领域
洗眼器知识大全
轻型防化服大全
电动送风长管呼吸器知识
静电释放器设备
联系我们
地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石清路田家庄街
电 话:0311-66630970
微 信:18633475601
E-mail:25183306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