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服一般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目前医院使用的医用人员防护产品除了头部,手部,足部防护用品外,躯干防护主要有隔离衣,手术衣和医用防护服三种。
隔离衣是指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手术衣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
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要求,三种产品分别应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
其中隔离衣为第一类医疗器械,性能要求相对最低,目前我国尚无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手术衣和防护服为第二类医疗器械。我国在YY/T 0506系列标准中建立了对手术衣的性能研究方法,在GB 19082中建立了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要求。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可重用的医用防护服的标准。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满足GB 19082中所列要求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也是本次疫情中最需要的一种防护服。该产品主要供工作时可能会接触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医务人员使用。
医用防护服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特殊材质制造,使防护服轻质柔软,透气防水,同时具备防毒、防病菌的作用,部分防护服缝线处增加胶条密封,使防护效果更佳。
常用的医用防护服有三种材料,一是涂层材料,国内多数企业采用湿法或干法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偏氟乙烯对织物进行涂层整理,然后将此面料用于制作防护服。
二是PU、TPU膜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在透湿性与舒适性上与涂层材料相比有一定的改善。
三是PTFE复合材料。国内军队在特殊军种的军服装备上有小批量的应用,在医用防护服装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试用阶段。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可以有效解决涂层材料、PU、TPU膜复合材料持久性不佳,透湿性不太理想这两个缺点。
目前优可发自主研发的PTFE服装膜就是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性能,对于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细菌、病毒,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使危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