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知识中心

News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中心

低温下作业 劳动防护该怎么做?

2021-08-04      浏览:35

什么是低温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
低温作业在我国许多产业领域中均有涉及。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的规定,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即为低温作业。按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可将低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环境越恶劣。

哪些属于低温作业?

1.冬季寒冷地区从事露天或野外的作业,如建筑施工、电力输变电线路施工与维护、地质勘探、农业、渔业、野外考察等。
2.江河与水库的水上水下作业、水厂的水管爆裂抢修作业、海面的水上及水下作业等。
3.在室内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而无取暖的作业,如在冷库、地窖等地进行的作业。

低温作业分级表

注:凡低温作业地点空气相对湿度平均等于或大于80%的工种应在本标准基础上提高一级。

低温作业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引起局部冻伤
这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
产生全身性的影响
人体在低温环境暴露时间不长时,能依靠温度调节系统,使人体深部温度保持稳定。但暴露时间较长时,中心体温会逐渐降低,易出现一系列低温症状,如呼吸和心率加快、肌肉颤抖、头痛等。当中心体温降到30摄氏度至33摄氏度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作用,严重的将会死亡。
低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会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
当手、皮肤温度降到15.5摄氏度时,操作功能开始受影响,降到10摄氏度至12摄氏度时,触觉明显减弱,降到8摄氏度时,会感到作业困难,降到4摄氏度至5摄氏度时,几乎完全失去触觉和知觉。即使未导致体温过低,冷暴露对脑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甚至产生幻觉。
低温对人体的影响较为复杂,涉及低温的强弱程度、作用时间及方式等
例如突然进人低温环境的作业人员,同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并逐渐适应的作业人员相比,其应激程度不同。此外,机体本身的生理状况、作业的性质与条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等也有较大差异,因而对营养的需求也就不同。长期从事低温作业会对人的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关节产生危害,引起一些职业相关性疾病。

发生冻伤怎么办?

现场处理:迅速脱离受冻现场,搬动患者时要小心轻放,以免引起骨折。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等保护受冻部位,迅速将患者搬入温暖的室内(室温不低于20摄氏度),脱掉潮湿的衣服,抬高受损的肢体。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早送医院。
复温治疗:将冻伤部位置于40摄氏度至42摄氏度的温水中。当手套、鞋袜和手脚冻在一起难以分离时,不可强行分离,以防皮肤撕裂。应将手脚连同手套、鞋袜一起浸入水中,复温至冻伤部位恢复知觉,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肌肉组织、关节变软为止。一般要求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完成复温。面部可用38摄氏度至42摄氏度的湿毛巾湿敷。复温要快,温度不能过高。缓慢复温可加重损害,延迟复温可影响疗效。
继续保温处置: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继续进行保暖保温,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保护受冻部位: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以柔软的材料进行包裹,切忌挤压冻伤部位。

 

[portfolio count=”3″ style=”grid” columns=”3″ category=”fhf” category_multi=”” orderby=”date” order=”DESC” exclude_id=”” related=”0″ filters=”0″ pagination=”0″ load_more=”0″ greyscale=”0″]

  • 官网首页
  • 联系电话
  • 阿里店铺
  • 公司资质